丁姑休息日
(妇女权益的早期体现)
江南地区流传着“丁姑休息日”的传说,反映了古代妇女对休息权的诉求,与重阳节习俗结合形成“女儿节”的雏形。
东晋时期,淮南全椒县有位媳妇丁氏,嫁入谢家后备受婆婆虐待,被迫承担繁重家务,终因不堪凌辱在重阳节悬梁自尽。死后,丁氏冤魂附身巫祝,向婆家提出“重阳节勿让妇女操劳”的要求。百姓同情丁氏遭遇,便在每年重阳日让嫁出去的女儿回家休息,吃花糕、饮菊花酒。至明代,重阳节被称为“女儿节”,成为古代妇女短暂的“休息日”。这一传说虽带有神话色彩,却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妇女劳动权益的关注。
